閱讀樂趣多

TAKE A SIP 奇趣閱讀室

本園響應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推廣親子共讀,現於2023-2024學年推出「Take A SIP之奇趣閱讀室 (精裝故事書)」 ,包括︰8款精裝電子故事書,供本園家長瀏覽。

推出月份 電子故事書 有聲書
2024年

9月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oxqzLYWLC3A&t=90s
【給爸爸媽媽:培養孩子的成長心態】

如果一定要選,你覺得孩子的能力是先天決定,還是後天培養的呢? 心理學家Carol Dweck (2012)發現,孩子對能力發展有兩種載然不同的想法。擁有「固定心態」的孩子,認為能力取決於先天因素,天生聰明人就會是聰明一輩子,後天努力無補於事。相反,擁有「成長心態」的孩子,認為能力取決於後天因素,只要多思考、多練習,能力自然會愈來做愈好。 硏究顯示,無論孩子的真正能力如何,比起擁有「固定心態」的孩子,擁有「成長心態」孩子更願意付出時間和精神去面對不同的挑戰! 究竟家長可以做什麼來延立孩子的成長心態呢?家長可先向孩子解釋 「成長心態」的概念,讓孩子明白,原來我們的大腦裡有許多腦細胞,而腦細胞之間有一些稱為 「 突觸」的連結。大腦運作得愈多,思考得愈多,突觸的數量就會愈多。突觸的數量愈多,我們就會愈聰明、愈能幹。 幫助孩子明白突觸與能力之間的關係後,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強調,能力會隨著經驗的累積慢慢發展。孩子現在還未懂得做的,經過努力練習或策略運用,將來便會懂得做。 家長不妨和孩子一起看看以下的故事,了解珍妮如何以 「成長心態」面對各樣的挑戰!

2024年10月  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a1FZFlJwEIo&t=85s
 【給爸爸媽媽: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長處】

愛因斯坦:「每個人都是天才。但如果你以爬樹的能力去評價一條魚,那條魚一輩子都會認為自己是愚蠢的。」 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。即使是基因相同的雙生兒,都會發展出自己獨特之處。如果我們以一個固有的標準去評價所有孩子,就可能會看不到孩子的潛能—猶如將一顆可以發光發亮的星星,放進黑色的盒子裡,蓋上蓋,鎖上鎖。 在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,我們很容易單單用學業成績去評價孩子能力。學業成績固然重要,但其他長處亦都很值得得珍惜和表揚﹗正向心理學家Peterson和Seligman就點出,人類至少有24個長處。這些長處可以分為六大類,分別是認知類、抗逆類、社交類、公民類、調節類和心靈類(Peterson et al., 2004)。 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,重點是家長能否幫助孩子看到這些長處。 家長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。家長的指引就像陽光一樣,家長指向哪個方向,孩子的關注就在哪個方向。若家長認為孩子一無是處,孩子可能會相信自己真的一無是處。但若家長能夠指出孩子不同方面的長處,以說話肯定他們,並幫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自己的長處,孩子便會建立自信心,像生活在太陽底下的太陽花一樣茁壯成長。各位家長,你的悉心引導,可以幫助孩子發掘長處,為身邊人及整個社會作出貢獻。以下是24個長處當中,你的孩子又有哪幾項呢?24個長處 認知類:創造力、好奇心、判斷力、喜愛學習、洞察力抗逆類:勇敢、堅毅、誠實、熱情

社交類:愛和被愛的能力、仁愛、社交智慧

公民類:公平、領導能力、團隊合作

調節類:寬恕、謙遜、謹慎、自律

心靈類:對美麗和卓越的欣賞、感恩、希望、幽默感、靈修性

2024年11月  https://youtu.be/DS3xjEyS6jw
【給爸爸媽媽:幫助孩子成為有同理心的人】

英文有句諺語︰「Put yourself in someone’s shoes.(將自己放進別人的鞋裡──設身處地)」扼要地解釋了何謂同理心。 有同理心的小朋友,在見到別人傷心時會主動安慰,見到別人有需要時會主動幫忙,因為他們能夠設身處地,體會別人的感受。他們的人際關係及社會適應能力會較佳,在學校、甚至長大後在職場上,都會有較好的表現。(Cuff et al., 2016) 然而,有的孩子同理他人的能力比較弱,那麼家長可以怎樣做去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呢?首先,同理心並非天生的,透過練習便可以增加同理心。其次,設身處地是一個比較抽象的說法,家長可以從別人的情緒、想法及行為等方面去引導孩子思考,慢慢幫助孩子提升換位思考的能力。 從《尋龜記》中,家長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看到華華有同理心的表現,家長亦可在日常生活中,以不同的例子將同理心的表現舉例給孩子,讓他們增加經驗,孩子便能更容易地體諒他人,展現同理心!

2024年12月  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z1eZYscYLaM
【給爸爸媽媽:其實我們都一樣】

我們每天都會遇到不同的人。有些人在外貌、種族、文化、社經地位和生活經驗上與我們不一樣,而我們亦不大認識這些人。我們可能會因此而對這些人抱有偏見,不想與這些人交朋友。 社會心理學家 ( Balliet et al., 2014 ) 稱呼這個現象為「內團體與外團體偏見」﹙ ingroupoutgroupbias ﹚。「內團體」即是「自己人」。因為我們也是「自己人」的一份子,所以我們相信「自己人」比較善良、比較能幹和比較多樣化,對「自己人」亦更有善、更包容、更熱情。「外團體」即是「其他人」。因為我們傾向相信「其他人」比「自己人」差,所以我們更容易對「其他人」產生偏見、歧視和敵對的行為。很多誤會、糾紛甚至戰爭,都與這種「非我族類,其心必殊」的心態有關。 外表、背景和想法上的不同,並不一定是對錯高低之別。早於春秋時期,孔子就說:「君子和而不同」。意思是指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想法和立場,但只要大家都抱著尊重、欣賞的心,都能與對方建立和諧親厚的關係。 世界沒有人與我們一模一樣。我們可以著眼於自己與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,但亦可以著眼於自己與其他人一樣的地方。故事裡的豆沙,雖然有著與大家不一樣的皮毛,但他又有著與大家一樣的興趣和生活習慣。究竟豆沙是「自己人」還是「其他人」呢? 孩子不一定能夠立即明白「內團體與外團體偏見」這種大道理。但希望家長可以由豆沙這個小故事出發,幫助孩子以開放的態度與不同的人交朋友,成為「和而不同」的君子。

2025年1月  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c2MdtUKOj9E&t=140s
 【給爸爸媽媽:幫助孩子愛護牙齒】

眾所周知,牙齒可以幫助我們把食物咬成一塊一塊,幫助我們吞嚥和消化食物。牙齒更可以幫助我們咬字發音和支撐起我們的面部肌肉,對我們的社交和外觀有重要的影響。既然牙齒如此重要,幫助孩子愛護牙齒和養成認真刷牙的習慣是教養孩子的重要一環! 要幫助孩子養成認真刷牙的習慣,家長須以身作則,做好榜樣,與孩子一起刷牙。孩子透過觀察、模仿,慢慢便會學會愛護牙齒。家長教導正確刷牙方法時,應該盡量具體﹙如:「用你平時寫字的手握著牙刷,溫柔地向上、向下刷五次」﹚,有需要時,家長可以使用圖片幫助孩子明白指令的意思。 不過,故事中的寶寶就不是因為牙刷的外型而去刷牙!故事通過擬人法,讓牙齒可以像人一樣開口說話,像人一樣「執行李」離開!家長可以從寶寶的故事出發,幫助孩子發揮想像力,代入牙齒的角色,嘗試想像一下,若然自己是牙齒,終日不能洗澡,甚至滿身是傷的感覺是怎樣的。滿身污垢、一身是傷的牙齒又會想甚麼?他們又會有甚麼打算?發展心理學家﹙Babakr et al., 2019﹚發現幼兒階段的孩子傾向把死物當成有生命的東西﹙animism﹚,所以孩子有時會把玩具和洋娃娃當成好朋友一樣。若然家長可以發展孩子對牙齒「同理心」,讓孩子好好對待牙齒,免得 牙齒感到「難受」,自然可以令孩子變成「愛牙一族」!

2025年2月  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ndLinIQMWXo
 【給爸爸媽媽:齊齊保護大自然】

大自然和人類的關係密不可分!清新的空氣、乾淨的水源和充足的食物是我們生存的必需品。綠油油的植物不但為我們潔淨空氣和調節海洋和氣候的變化,更為我們的身體提供養份。愈來愈多研究發現,到戶外休息、遊玩、感受大自然的聲音和風景,對男女老幼的身心健康都有好處! 心理學研究又顯示,每星期花兩小時到公園、沙灘和郊外進行戶外活動的人士,在身體健康和生活滿足感兩方面,比沒有進行任何戶外活動、或戶外活動時數少於兩小時的人士好﹙White et al., 2019﹚。值得留意的是,這兩小時的戶外活動可以是較靜態的閒坐或漫步,亦可以是較動態的騎單車或扒龍舟。大家亦可以每星期一次過行山兩小時,或選擇每星期慢跑四次,每次三十分鐘。所以,家長可以定期帶孩子到戶外走走,帶動孩子的注意力,鼓勵孩子留意陽光、植物和動物的色彩,感受泥土、花朵和海水的氣味,聆聽雀鳥、昆蟲和樹葉的聲音。 更奇妙的是,單單觀看大自然的照片已經可以對我們有正面影響!教育心理學家邀請兩組參加者,用十分鐘時間觀看建築物或自然環境的照片﹙Brown et al., 2013﹚。兩組參加者之後接受一項為時五分鐘,會即時顯示對錯的壓力記憶測試。測試完畢後,研究員量度兩組參加者的心跳、呼吸和血壓。結果發現,觀看自然環境相片的參加者能夠較快平伏和壓力有關的身體反應。既然大自然對我們的身心健康如此重要,不如我們像芝麻一樣,好好保護身邊的環境吧!

2025年3月  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FTFM-7NTMSA
【給爸爸媽媽的話:都是手機惹的禍?】

智能手機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,在工作、溝通、娛樂或處理衣食住行等事務都會用到。幾乎在任何時候,埋頭「玩手機」好像已成為「常態」。但不知家長有沒有抬頭想,在陪伴孩子時玩手機,對孩子會有甚麼影響呢? 美國兒科醫生 Jenny Radesky 與她的團隊﹙2014﹚就這個議題做過自然觀察研究。她在不同快餐店觀察家長和孩子進食情况,特別留心家長有否使用手機。結果發現,在55名家長中,有40名在用餐時使用手機,其中16名更是「全神貫注」地玩;他們在進食、說話、與孩子互動時,眼睛仍然注視手機,手指亦不停打短訊或撥熒幕。 結果發現,「全神貫注」玩手機的家長,對孩子的反應變慢,有時甚至漠視孩子的提問。這時孩子通常會以不同方式去吸引家長注意力:有些孩子會大聲唱歌、或者玩食物、大聲尖叫、跑來跑去。最初家長通常會忽視孩子這些「搗蛋」行為,然後突然以最嚴厲的語氣責罵孩子,最後弄得不歡而散。 教育心理學大師 Lev Vygotsky 就強調,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相處,是兒童發展最重要元素﹙Taber, 2020﹚。香港人出名繁忙,不少家長要同時兼顧很多事情,又要工作又要做家務又要進修又要應酬,真是分身乏術﹗所以,筆者建議家長每天都特意安排「沒有手機時間」﹙no phone time﹚。在這段時間裡,家長放下手機,與孩子結結實實地談天、遊戲、閱讀、做運動和參與其他親子活動。孩子每天都得到家長100%關注,身心發展一定更好!

2025年4月  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WYJMBnTCjyY
 【給爸爸媽媽的話:表達對孩子的愛】

與西方家長不同,亞洲家長普遍偏向含蓄,雖然心中對孩子充滿愛意,但有些家長總覺得不用宣之於口。美國家庭輔導員 Gary Chapman﹙2008﹚認為,家長可以用5種不同的方式向子女表達愛意: (1) 行動服務:家長為孩子的生活所需奔波,為他們的未來成就籌謀。家長親自接送孩子上學及去不同的學習班,花時間與孩子一起溫習,都是透過行動向孩子表達關愛。 (2) 真心禮物:家長可根據孩子喜好和性格特點來為他們準備一份禮物。禮物毋須昂貴,可以是家長親手製作的小手藝,也可是親手畫的一幅畫,甚至是為孩子打印出來的一張照片。 (3) 肯定言語:家長可以讚美孩子的努力(「我很欣賞你的付出!」)、行為(「你剛才主動讓位給婆婆,真是很有愛心!」)、策略(「做閱讀理解時,你先理解題目再通讀文章,這個策略真有效!」)。家長亦可以告訴孩子,自己的正面行為怎樣影響到身邊的人(「我真的為你而感到自豪!」、「剛剛你主動與叔叔打招呼,他笑得很開心呢!」)。 (4) 身體接觸:家長可以不時抱抱、親吻孩子,把孩子摟入懷中,一起看圖書,一起看電視。家長又可以與孩子牽牽手,摸摸他們的頭髮,拍拍他們的肩膀。這些身體接觸都可以令孩子感到溫暖和安全。 (5) 優質時間:家長可以定期與孩子談天、玩耍、逛街、做運動。在這些特定時間中,家長可以放下手機,關上電視,專心與孩子互動,留心聽孩子的想法、喜好和志向。優質時間並不一定要很長,例如:家長可以每日抽出15分鐘的固定時間與孩子專心互動。

家長亦可於手機下載「親職教育Level Up」應用程式。應用程式包含十個親職教育課室,幫助家長:(1)增強與孩子的關係 / (2)建立孩子的正面行為 / (3)處理孩子的負面行為,每個課室包含簡單文章、真實影片、有趣動畫和親子小活動,讓家長一邊輕鬆吸收知識,一邊與孩子互動遊戲,寓學習於娛樂!內容特別適合幼稚園和初小階段的孩子,各位家長不要錯過了!